聚力攻坚,生态协同丨《推动国产芯片民用化》课题开题会在芯炽科技成功举办

 
 

导语

 

 

 

2025年4月27日下午,《推动国产芯片民用化》课题开题会,在芯炽科技集团总部大会议室举行。

会议由课题负责人、上海社科院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民进市委科技专委会副主委、芯炽科技副总经理鲍蓓蕾主持,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杨蓉,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倪闽景,民进上海市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康琳,芯炽科技董事长董业民,总经理吴光林,上海市IT人才协会副会长、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张元刚,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高工、上海工匠单毅,人本轴承(泰国)公司总经理罗贤锋等十余位专家出席,围绕国产芯片民用化的战略路径、产业协同和政策支持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构建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生态提供前瞻性解决方案。  

 

开题会上,鲍蓓蕾对课题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指出“民用市场占全球芯片需求的70%,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万亿级赛道。国产芯片民用化能带动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每年可节省超770亿美元进口成本,并催生设备、材料、封装等配套产业升级,形成‘技术突破—市场反哺—生态完善’的良性循环。”,随后参会领导就课题内容进行意见分享。

罗贤锋

人本轴承(泰国)公司 总经理

 

罗贤锋从民营企业的运营和销售视角,分享了其所在轴承行业如何实现替代进口产品的经验,强调专业销售团队建设在国产芯片民用化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销售团队在获取项目机会、价格磋商、产品匹配、商务对接等维度,能有效推动国产芯片的应用,可弥补高层对接或技术对接的不足。他还指出客户对国产芯片的性能心存顾虑很正常,建议集中资源聚焦行业头部客户开发,通过试用和案例积累建立信任,抓大带小,实现市场推广。

张元刚

上海市IT人才协会副会长,上海工匠,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联合国工发组织中方顾问 

 

张元刚建议在调研对象中涵盖甲乙丙三方及服务部门等不同角色,以全面了解芯片产业链情况,避免观点趋同。他同时强调标准制定的重要性,以及标准制定和产业链协同的迫切性。

董业民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上海工研院总经理、上海芯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业民以新能源汽车芯片为例并结合产业实践指出,当前我国芯片国产化率较低,面临高端高性能芯片依赖进口、设计公司以国外为主、技术来源有限等挑战,“卡脖子” 问题尤为突出。他认为要推动国产芯片民用化,需加强政策引导和产业链协同,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同时在调研中梳理痛点卡点、描绘国产化路径对推进课题研究意义重大。

康琳

民进上海市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副部长(主持工作)

 

康琳认为课题具有重大价值,建议从芯片核心技术突破、政府资金使用效益、重点领域标准制定等方面深入研究,形成针对性政策建议。她还提出可选取汽车行业等代表性案例形成专报,为政府政策出台提供针对性建议,指导科技成果转化 。

倪闽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

 

倪闽景认为课题研究应聚焦于国产芯片民用化应用层面,他特别强调样本选择的代表性与多样性,主张突破固有调研圈层,深入接触真正面临"用芯困境"的中小企业,从真实应用场景中提炼共性需求。

 

 

结语

 

 

 

杨蓉

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最后总结环节,杨蓉对于课题选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强调党派课题的特点是问题导向,主要为政府提供建议。她指出课题应结合最新政策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要求,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从应用层面提出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不仅局限于上海层面,还应考虑国家层面。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振消费内容,以及上海市服务业创新发展、民营经济立法等,扩大调研范围,争取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地方领导批示,以推动课题成果转化,助力国产芯片民用化发展。

 

从左至右:芯炽科技董事长董业民、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杨蓉、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芯炽科技副总经理鲍蓓蕾

欢迎产业链伙伴关注“芯炽科技”公众号,获取课题研究后续进展。

 

 

 

 

主页丨上海芯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聚力攻坚,生态协同丨《推动国产芯片民用化》课题开题会在芯炽科技成功举办